第25章

徐福东渡

第25章

徐福一言不发,静静地凝望着那人,那人又道:“徐公子,驺老圣人的这一决策也是为天下的百姓着想,也是为齐国的百姓着想,不知公子意下若何?”

徐福道:“以下犯上,此乃大逆不道之举,既然义父有此决策,定然就有道理!”

“徐公子应该深明大义,了解天下的时局,咱们齐国自从田氏取代姜氏以来,国势每况日下,现如今齐王建无能,君王后执政,君王如同虚设,我们不能再这样麻木不仁,袖手旁观了,我们要在秦国还没有发动消灭齐国的战争之前,先把国内安定好,才能振作起来,集中力量,对抗西秦!”

“先生说的确有道理,但在国难当头之际,我们若要再搞分裂,岂不更是罪上加罪,错上加错了吗?”

“徐公子才高八斗,不知听说过孟尝君的故事没有?孟相被世人尊为君子,他为齐国鞠躬尽瘁,立下了汗马功劳,可到头来,不还是被昏王罢了官,定了罪,贬到薛地去了吗?我就是他家的食客冯驩的儿子冯劫。听得驺圣人说,你因为刚出世的时候生有一种怪病,不也被齐王建视为妖孽追杀搜捕过多次吗?我们不能再为齐王建卖命了,我们要寻求一条属于自己的、属于天下老百姓的、安居乐业的光明之路!”

冯劫说到这里,只听得门外,人喊马嘶,有人吆喝道:“快跑吧,齐王建又来抓丁啦!”

冯劫说:“听到了吧?这就是齐王建的所作所为。徐公子,就此别过,何去何从,你自己斟酌吧!”

那人怕连累了徐府,健步走出医馆。

徐福刚把冯劫送走,他的老父亲徐猛,惊慌失措地跑了进来,一把夺下他手中的药方,在他的脸颊上胡乱地涂了两把朱砂说:“儿啊,你也快逃跑吧!齐国内忧外患,已经不是秦国的对手了,尤其白白地去送死,还不如远走他乡,去寻找一条活路呢!”

徐福刚才听了冯劫的一番话,正准备去寻找义父到鲁国去走一走趟,听到父亲的话后,点了点头,立刻把还没有编撰完的那本《百草集》揣进了怀里,跨出了家门,混入进逃避抓丁的人群之中。

正是:

风华正茂十八载

血气方刚正气盛

天降大任与斯人

劳其筋骨练其心

为救苍生求大道

可堪今生有大成

辟邪宝剑拿在手

立志下山建奇功

诗曰

天昏地暗月不明 东方地震西彗星

诸侯踊跃四处起 七国纷纷动刀兵

弱肉强食天下乱 饿殍遍野放哀声

千古一帝真龙显 金戈铁马任驰骋

横扫六疆称霸主 威震八方驭群雄

尸骨累累堆如山 江河潺潺血染红

胜者为王败者寇 九洲统一立大功

还我国土赞荆轲 壮士一去不复还

悲天悯人怀大爱 布阵保家救苍生

神奇八卦无人破 方知齐国有大能

话说齐王建不以仁德治国,在连年战争,国内兵力大减的情况下,实行强制性抓兵的政策,弄得齐国上下人心惶惶,鸡犬不宁。

徐福对这一弊政十分反感,离开东郭偃,踏上了一条寻求真理的道路。

这时,秦王嬴政也逐渐成熟,在古都雍城举行了加冠大典。从此,便佩剑上殿,亲理朝政。

秦王嬴政威武雄壮,秉性刚烈,亲政之后,便排除异己,惩成峤,诛嫪毐,禁太后,黜相邦,大权独揽。他又重用能臣李斯和尉缭,经常向他们请教治理国家和统一天下的办法。

李斯、尉缭皆进言曰:“王上今已拥有九鼎,九鼎乃上古禹皇所铸。九鼎象征九洲,乃神器,拥有者便可拥有天下。今西周已亡,大秦当立,此乃上天之意,天若授而不取非智也!”

秦王嬴政听了此话,正合己意,满心欢喜,便让他们制定扫平六国之策。李斯、尉缭仔细地分析了当前九洲大地各国的情况,为秦王制定了一个统一六国的战略计划:“实行远交近攻,由近及远,集中力量各个击破的方针。”先北上取赵,中取魏,南取韩,然后再取燕、楚、齐。

秦王嬴政采纳了他们的战争策略,明里用军队猛烈打击敌人,暗中派间谍无形瓦解敌人。他首先选择了六国之中力量最为强大的赵国,因为赵国是他们统一天下道路上的最大障碍。但是,赵国的军事力量也非常强大,秦军屡次进攻,均被赵军击退。秦王便调整了一下进攻的策略,先对韩国采取收买、拉拢、贿赂等一系列手段,发展扶植亲秦势力,逐步瓦解敌人,并用大量的金银珠宝,收买了韩国的南阳郡的代理郡守子腾,并许以高官厚禄,使南阳代理郡守子腾,很快便向秦国献出了他所管辖的属地。子腾被秦王嬴政任命为内史,接着便派他率军进攻韩国。子腾生长在韩国,对韩国的情况了如指掌,所以,便十分顺利地夺取了韩国,俘获了韩王安,韩国灭亡了。

公元前229年,赵国发生了一次大地震,接着又连年干旱,秦王嬴政看到这一情况,十分欢喜,他知道消灭赵国的机会来了。于是,便趁火打劫,命老将王翦再次率兵攻打赵国。

赵王迁急忙派李牧、司马尚率兵抵御,两军对垒,在长平摆开了战场。

李牧、司马尚乃是赵国的名将,双方力量旗鼓相当,难分胜负,在长平山下僵持了一年之久。就在这紧要关头,秦王嬴政又施出了他们的杀手锏-——离间计。让王翦派说客用重金去收买赵王的宠臣郭凯,并对郭凯呈上书信说:“多谢将军十多年之前,在赵国的屡次关照和放行!”并指示郭凯在赵国散布李牧、司马尚企图谋反的流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