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

竹林七贤之嵇康传

第2章

公元二四四年(正始五年)春五月的一天,是一个晴朗的日子,魏谯国城里,这日的气氛与往常有些不同,天刚放亮,只见平时车马稀少的官道上,忽然间变得车来马往,十分热闹。更有一些大官坐的四乘轺车,在官军兵士的护卫下,呼啸着从大道上绝尘而过。从车身上挂着的喜庆饰物中,百姓们才打听到,今天是魏谯国王曹林之女大婚的日子。

这曹林可不是等闲之人,他乃魏太祖曹操的儿子,他有两位兄长,十分了得,一名曹丕,在曹操执政时被立为太子;一名曹植,此人以诗文名震天下。曹林虽不在朝为官,却是谯国的郡主,也算一个小王。原来三国时魏辖十五个县,谯国是其中的一个,朝廷就封曹林为这个小国的郡主。这曹林有一个女儿,名叫曹姬,又称长乐亭主,今年一十八岁,生得如花似玉,远近闻名,乡人邻里曾以一睹她的芳容为平生快事。但这女子却有一桩怪异,长到一十八岁,对于针线女红,竟是一窍不通,独对琴、棋、书、画,精习有加,平生犹好《老》《庄》,每读自晨至夕,闭门不出,若有仆人打扰,无论敲门叫唤,不应一声,以后仆人说起这事,曹姬总是诧道:“我怎么没有听见?”婢仆皆笑。长到十六岁上,来曹家提亲的人几乎要踏破门槛,曹姬倒也落落大方,要见便见,要谈便谈,但结果总是男家无功而返。

这日午后,曹姬见父亲曹林从衙门回来,一人坐在大堂之中,只顾饮茶,不发一言,便趋步上前,问道:“爹爹,今日为何闷闷不乐,可有心事?”

曹林叹了口气道:“别的也没什么,只是今日接到太尉蒋济来函,乃是为其子提亲之事,这蒋太尉乃是当朝红人,权倾朝野,这事如果成了,自然最好,万一不成,你又冲撞了他,如何了得。”

曹姬一听,便咯咯笑了起来,道:“这等小事,爹爹也值得烦恼。”

曹林一听,气道:“这事还小,弄得不好,凶多吉少啊。”

曹姬又笑道:“儿有一计,可解危难。”

曹林道:“你有何计?”

曹姬道:“爹爹可书急函一封,送与那个太尉老爷,就说此事不巧,小女早在去年已许配他人,正在张罗婚事,不日就要成亲。”

曹林听了怒道:“这等玩笑你也开得,万一走漏风声,岂不自讨苦吃。”

曹姬道:“此事不是玩笑,乃是真的。”

曹林诧道:“此事当真?谁是吾家女婿?”

曹姬脸孔一红,嗫嚅道:“那人姓嵇名康,谯国铚县人士。”

曹林一听,差点跳将起来,道:“莫非是那个十六岁就写《游山九咏》的嵇康么?”

曹姬点头道:“正是此君。”

曹林大声道:“听说此人身长七尺八寸,仪表堂堂,人称龙章凤姿,但却是土木形骸,不自藻饰,又素来蔑视权贵,不遵礼教,此人怎能做我的女婿?”

曹姬一听,不觉垂下泪来道:“爹爹!女儿不孝,今日竟惹爹爹生气,但事已至此,女儿也只好把心中的话儿,说与爹爹听听。女儿自十六岁上,便有人常来提亲,上自丞相公子,下自将军阔少,但交往之中,不是酒囊饭袋,就是好色之徒,没一个能成大气者。那嵇康是何等之人,此人胸有奇才,远迈不群。却又宽简有量,博洽多闻,有非常之器。此等人君,天下难觅,女儿嫁他为妻,爹爹理应高兴才是,怎么能断然反对呢?”

曹林听毕,默然良久,叹道:“此君之才,爹爹岂是不知,当年明帝曹叡异其文辞,曾言,‘斯人安在,吾欲擢之’,即命他为浔阳长,官虽小,足见朝廷对他的器重。但此君虽才高八斗,可因放浪不羁,世人对他多有异见,如果真的成了我女夫婿,怕是有些非议。”

曹姬正色道:“请问爹爹,究竟是人家非议紧要,还是女儿的终身大事紧要?”

曹林叹道:“不是爹爹不明事理,你母早丧,爹爹是怕你受了委屈。”

曹姬道:“女儿不孝,未经爹爹应允,已与那嵇康私订终身,然依女儿之见,女儿嫁与嵇康,非但不会受到委屈,乃是女儿福分不浅。”

曹林一听,知道事情已无法挽回,便长叹一声,道:“既然女儿之意已决,爹爹也不想为难与你,只是此事须十分缜密,不得走漏半点风声。”

当下父女话别,这里,曹林书就急函一封,派快骑回禀那太尉蒋济,同时命管家选择良辰吉日,要早日为女儿与嵇康完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