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章 一张工资条

梅雨季·寻找真相的日子

第3章 一张工资条

林晚秋今年24岁,是省城晚报的记者。林晚秋有双含着水雾的杏眼,鼻尖几粒雀斑,栗色长发随意扎成低马尾。总穿宽松衬衫配牛仔裤,马丁靴沾着泥,帆布包装满采访器材。平常看着人畜无害,又不算很漂亮,面对受访者时眼神特别无辜。可新闻会上提问,又无比犀利。写稿的时候,喜欢蜷在沙发里,那模样专注又倔强。

信,是早晨上班的时候。老李头交给她的。一大早,林晚秋开着自己的小电车,驶进大门的时候。老李头拉开传达室小窗户,叫住她。“小林,有你一封信。”

林晚秋降下车窗,伸出手,从老李头手上接过一个信封。

信封皱巴巴的,散发着一股潮湿的霉味,捏上去还有点粘乎乎的感觉,很爱感觉的林晚秋,不由得一皱眉,差一点把信掉下去。不过还是捏着信,把手抽回来,一顺手,放在了车窗下面的台子上,闻着上面散发的霉味儿,不由得又皱了皱眉。

下车的时候,她下意识地看了一眼,那个皱巴巴的信封,心里很是抵触,可还是拿起了那个信封。谁知道里面是什么内容,一个说不准,就会爆出个惊天大料。作为一名记者,林晚秋有自己的职业操守,更有那种属于记者的敏感性。

走进自己的办公室,林晚秋顺手就把那封信,仍在了电脑桌上,顺眼打量一眼屋子里的人。

这是一间挺大的办公室,里面摆满了电脑桌,里面座位起码超过八个。只是,林晚秋只有7个同事,其中有个座位一直是空的。这里属于青禾晚报的新闻部,部长叫曹书圣,坐在里面那个办公室。外面属于新闻部其他人,包括摄影记者,文字新闻记者,会有校对、编辑、美工等不出外勤的人。和林晚秋一样属于外勤文字记者的,只有一个人,坐在林晚秋的斜对面,她叫谢晓雅。

谢晓雅长得比林晚秋漂亮,也比她年轻,最关键的是,谢晓雅的亲叔叔,就是青禾晚报的副社长谢坤。很自然,比林晚秋晚进报社的谢晓雅,成了她最严重的对手。

这会儿,其他人都已经陆陆续续走进来,只剩下谢晓雅的位置是空的。谢晓雅不同于林晚秋习惯提早十分钟上班,于是很自然变成这个办公室到的最早的那个人。其实和出风头毫无关系,只不过是她一个习惯而已。谢晓雅完全不同,她几乎永远是最后一个进来的人,可是一定不会迟到,在最后一分钟走进办公室。

林晚秋打开电脑,准备上网的时候,谢晓雅进来,一进门就听见她清脆的嗓音。“大家早,有没吃早点的没有?我请客,生煎包子。”

这是新闻部每天早晨的常态,自从谢晓雅来了新闻部,最后一个进办公室的她,每天都会带着多准备的几份早点,而且每天都在换样子。谢晓雅似乎吃准了,新闻部几个男生,摄影记者李超,美工郑平,还有责编王文龙,一定不会吃过早点上班的。

直到很久以后,谢晓雅与林晚秋化干戈为玉帛,成了闺蜜,林晚秋才知道,谢晓雅在第一天上班之前,已经找过主任曹书圣,弄清楚各种情况,其中包括人的性格特点。他们几个一贯是进办公室点卯以后,再溜出去吃早点。这一点也在其中。于是,就有了谢晓雅这招亲民政策。

林晚秋在网上浏览了一圈,没有发现什么吸引她的内容,眼光不由自主朝着角落上那个信封扫过去。不起眼,皱巴巴,还有点潮湿,黏黏糊糊的信封上,歪歪斜斜写着林晚秋三个字。没有落款,也没有抬头,显然不是邮寄过来的,也不知是谁,塞进了传达室。

林晚秋心头一动,“匿名信?”

林晚秋收到过各种各样的信,其中也包括五花八门的匿名信。一般的匿名信,都不会落款,也不写抬头,而是悄悄放进传达室。

林晚晴把信封拿到手上,前后看了,确定只写着自己名字,便打开了信封,从里面掉出一条纸,食指宽的细细一条,轻飘飘落在电脑桌上,信封里再没有其他东西。里面除了一张泛黄的 1998 年工资条,没有任何其他文字说明。

林晚秋蒙圈了。拿起皱皱巴巴的信封,用力抖了抖,还是没有任何东西掉出来。林晚秋不放心地张开信封口,朝里面看了一眼,想了想,拿过一把裁纸刀,直接把信封拆了,翻过来调过去,仔仔细细看了一遍,最后确定除了信封外面“林晚秋”三个字,的确没有然后文字。要说一个文字都没有,也不对,因为工资条上有字。

工资条上显示的单位,正是本省赫赫有名的青禾化工,另外还有一个工号 007,却偏偏没有名字。林晚秋拿着工资条,左看右看,实在琢磨不透,是什么人?为什么给她寄来这么一张工资条?

林晚秋对着这张工资条发呆。

校对齐明慧,就坐在林晚秋的隔壁,看见她拿着个小纸条发呆,忍不住伸过头看了一眼。“你一早对着什么玩意儿看得发呆?”

林晚秋回过神,伸手把工资条递出去。“一张工资条。”

齐明慧接过来扫了一眼,不由得讶异,“1998年的工资条?古董啊,这张工资条居然保存了23年。哪儿来的?”

林晚秋朝着桌上努努嘴,桌面上安静地躺着一个被她拆开的信封。

齐明慧再次讶然,“什么意思?有人给你寄来一张23年前,青禾化工的工资条?”

林晚秋用力点点头,“我也很想知道是谁?为什么给我寄来这张工资条?这就是我发呆的原因。”

“谁送来的?”

“我没有问,估计连落款都没有,肯定是塞在门缝里。”

齐明慧把工资条还给林晚秋,“林大记者,你慢慢想。相信凭你的脑袋,一定可以想明白。”

对面伸过一只手,直接把工资条接过去,很快说了一句话。“一定和青禾化工有关系。”说话的人,正是谢晓雅。

“青禾化工?!”

林晚秋脑子里灵光乍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