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章
晋文东沉思片刻:“这倒也是个事。小马,我和李书记的关系,也没人们说得那么玄乎,不过是经常打交道,比别人熟悉些罢了。这样吧,你回去给公司的职工们做做工作,让大家体谅一些,建筑集团公司的难处,就不要再闹事了。我呢,也找个机会跟李书记说说,尽量给你安排个位置吧!怎么样,咱们双管齐下,既把工作做了,也把个人的事情办了。”
这次,成天用文字给人讲道理的文人,也有极其自私的一面,马成龙又做了一回小人:他出卖了职工的利益,把上省里上访的事,阻挡了,给自己换来一顶乌纱。
他最后被调回局里,反倒是升了,当了副局长,从科级晋升到了副处。
不过,马成龙只干了一年多时间,就干不下去了,他在局长里排名最末,手里没有实权,每天除了喝茶水看报纸外,几乎无事可做。尤其不能令人容忍的是局长是个没文化,胆肥大权独揽,贪得无厌的家伙,他吃了肉,连汤都不给别人留一口。
马成龙觉得给这样的人当副手,太窝囊了!他又想起了自己曾干过的文联,不管怎么说,那里是个文化人聚集的地方,就算他们自视清高,自命不凡也还比那些见人说人话,见鬼说鬼话,见钱眼开,见利忘义的家伙们高雅些。
下海几年,他也厌倦了搞经济,写诗不行,就换换口味写写小说,如果能当个畅销书作家,一样可以挣稿费,挣版税,可以凭自己的才华拿干干净净的钱。
于是,马成龙又来到刚落成的富豪大酒店,找到了晋文东。晋文东听马成龙说起区文联,叹口气:“小马呀,不是我说你,你这人有时候,也太不知足了。你说你回文联干什么去?当主席?主席不缺,当普通干部还可以,明天我跟书记说说。”
马成龙可不想失去,这顶来之不易的副处级乌纱,他给晋文东讲了好多理由。
晋文东:“小马,这都没用,都是没有理由的理由。再说了,我人不在官场,这干部调动的事情,我也管不着呀。”
马成龙知道晋文东是有意推脱,赔着笑脸乞求:“晋总,你就帮帮忙吧,谁不知道:松北市没有你办不到的事。你给李书记耳边吹风,那比我给他磕三个响头都管用呀。”
晋文东淡淡一笑:“吹吹风?风是那么好吹的吗?不过,看在咱们从小玩大的份上,我试试吧。可是,事情办成了别高兴,办不成也别埋怨,好不好?”
马成龙想说不好也不行,因为晋文东已经够给他面子了……
马成龙回去等了两个月,却不见一点动静,心里有些烦躁,便成天在家里和妻子发牢骚:“这是什么社会呀!太不公平了。说我马成龙搞经济不行,我承认,可就市文联的那几瓣烂蒜,拿出来哪个我都敢和他们比。”
马成龙的妻子,在区街道办事处工作,办事处是个没有水又累人的地方,到了下面,接触的都是社会最底层的百姓,回到办公室,就议论社会的不公。
所以,她很看得开:“你呀!发牢骚有什么用?我看你还是书生气太足了。你要把这个社会看透了,看透了就没牢骚了。”
马成龙鄙夷地说:“你别来教育我,好像你文化比我高似的。你看看你们办事处的那些人,从上到下,哪有个有水平的?”
马成龙在家做主,妻子被他呛了也不恼:“我文化是没你高,可社会看得却比你透。今天的社会,是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,没有公正没有公平。有的人犯的罪行,足够枪毙十次了,可人家还是过得好好的,还在升官发财。有的人挨顿嘴巴子都冤,可还是要被判刑,要坐牢,要被杀头。”
马成龙烦躁地说:“你哪儿说到哪儿了,我管它弱肉强食,管他谁升官谁坐牢呢,我现在只关心我自己的事情。我不能把我熬了半辈子。才熬到的这个副处级,就这么轻而易举地给丢了。”
妻子:“我说得也没走题呀!你只有彻底认识了社会,你才能适应社会,你才知道该怎么办。”
马成龙:“那你说我该怎么办?”
妻子无奈地摇摇头:“万般无用是书生。我说你呀!脑袋是不是让门给挤了?如今这是经济社会,就算你和晋文东是从小玩大的,可两个肩膀扛着个脑袋去求人家,人家能给你办事吗?别说你这么大的事了,就算下岗职工想吃个低保,也得先给花点钱,送点礼才会给他办。”
马成龙茅塞顿开:“你的意思是咱们得送点钱?”
妻子白他一眼:“我们东北人有句话,叫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熊,舍不得姑娘抓不住流氓。套耗子还得舍根油捻儿呢,你不送钱,乌纱能从天上落下来,又偏巧砸在你那颗,不起眼的脑袋上吗?”
马成龙挠挠头:“你说得也是,可这能行得通吗?晋文东现在是松北市最有钱的大老板,但那点小钱他能看得起?送少了拿不出手,送多了不值得。再说了,文联是个穷机关,我送了钱拿什么往回捞?”
妻子鼻子哼了哼:“慢慢捞呗!只有捞多捞少的官,没有捞不到的官,关键是看你会捞不会捞。想当官你就得送,你送的不是晋文东,是李书记。李书记不嫌少,积少才能成多嘛!你打听打听,松北市的官哪个没有送过?当个公安局局长的就得送三十万,当个地震局局长只要五万就够了,一个职务一个价嘛。你不看你们局长为啥眼那么黑?手那么狠?因为他送出去了,所以,他就得赶快往回捞。不然,万一明天下了台,不就亏死了吗。”
马成龙知道妻子说得不假,可他和李家瑞不熟,贸然给人家送钱,人家肯收吗?看来还得走曲线救国的道路,通过晋文东送。
至于送多少?夫妻俩一商量,觉得文联既然是个穷机关,送多了也不划算,讨个吉祥,就送八万吧。
马成龙这些年当经理,大钱没捞到,小钱也还弄了几个,为了当官,只好出点血了,于是,他用报纸包了十来万钱又去找晋文东……
晋文东看见纸包心里就明白了,他把纸包往桌角推推:“小马,你的事我和李书记说了,李书记读过你的诗,对你挺欣赏的。不过,文联可不比其他地方,文人嘛,不但互相看不起,还矫情事多。你要是没点能拿出手的孩子,就算去了也不一定能让人心悦诚服。我倒是给你想了个办法,你这些年,不是写了不少诗歌,散文的吗?你把那些孩子整理出本书,这样,书记那儿也好说了,你呢,也可以心安理得地去上任了。”
马成龙也早有心出本集子,现在经晋文东提醒,觉得这的确是个不错的主意。便回去照晋文东说的做了,把自己发表过的作品筛选一下,重新修改一遍,到省出版社找关系买了个便宜的“书丛号”,出了一本名为《成龙文选》的诗歌散文集。
做封面的时候,他特意托晋文东,向李家瑞求了三个字。
于是,马成龙带着这本:由李家瑞亲笔题字的《成龙文选》,就到市文联上任了,当了松北市文联主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