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章
魏淑娴不屑一顾地:“那是你雅娟姐,养尊处优惯了,我农村出身,多重的活儿没干过?那点苦算得了什么?只是工资有点低。再说了,我还得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,不能拴得太紧了。”
白雅娟:“文英,你就别自找罪受了。老伍,一个月二千多块钱的工资,还养活不了你吗?你说是不是?”
一直不说话的伍绍明,颇为自豪地说:“二千多块钱,还不算加班费和奖金呢。攒钱不敢说,养家糊口没问题。”
白雅娟听得羡慕,瞥白晓明一眼数落他:“白晓明,你听见了吧?你说我嫁给你倒霉不倒霉?人家老伍,一个月二千多块钱,还不算加班费和奖金,咱家呢?就我那八百块钱的工资,你又死要面子,不肯出去找点活儿,哪天把那几千块钱的卖身钱花完了,等着喝你的西北风去吧!”
白晓明脸一红:“我好歹也是当过副经理的,就算出去打工,也得找点有面子的活儿吧?”
白雅娟噘起嘴:“面子?你那面子值多少钱?锅都快接不开了,还放不下那张臭脸?哪天断了顿,把你那张脸煮到锅里吃了。”
魏淑娴怕白晓明和白雅娟吵起来,连忙劝白雅娟:“雅娟姐,你这话就不对了,白经理也不是没有工作能力,这不是才下岗嘛,就算是找工作,也得有个过程,也得找个合适点的吧?”
白晓明给白雅娟使个眼色:“雅娟,咱们干什么来了?想骂我回家骂,在人家文英家,骂也不怕老伍笑话。”
白雅娟不说话了,但还是气呼呼地。白晓明又赔着笑脸,给白雅娟说好话说道:“雅娟,你也别生气,我虽然给不了你财富,给不了你幸福,可我能给你自由。人生一世,自由才是最重要的。”
白雅娟扑哧一笑:“你就拿嘴哄人吧,还给我自由呢,自由是什么东西?自由比吃饭还重要吗?你把钱和自由放在我面前,看我要什么?”
白晓明嘟囔着:“我还不了解你,除了孩子,钱比你的命都重要。”
白晓明见白雅娟不恼了,便把话题转到正事上:原来,他是来请魏淑娴,帮助写告状材料地:他联络了单位的一些职工,准备到省里去告状。
魏淑娴问白晓明要告谁?
白晓明报告局里,因为是局里把公司的地皮,卖给了晋文东的建筑集团公司。
魏淑娴问白晓明能告赢吗?
白晓明叹着气:“告赢告不赢都得去告,一个数千万的国有企业,三百多万就卖给私人了,照这样下去,中国迟早要完蛋的。”
白雅娟插嘴:“行了,你别假装忧国忧民了,中国完蛋不完蛋,关咱们的屁事了?就算完蛋了,像咱们这样的下岗职工,还能把咱们拉出去都枪毙了?你就明和文英说吧,咱们就是想把事情往大了扯,让局里再给咱们补点钱。”
白晓明无奈地笑了一下:“文英,也就是雅娟说的这个意思。”
魏淑娴怀疑地问:“白经理,这管用吗?”
白雅娟:“能哭的孩子有奶吃,就算不给喂饱吃,多少也得给吃点吧。”
魏淑娴赞许地点点头:“按说是这么个理儿。”
又问白晓明:“马经理去不去?”
白晓明不满地哼了哼鼻子:“你说他能去吗?他的口袋捞满了,听说正跑门子,想往局里调呢。咱们就别指望他了。文英,你把他也列在告状的名单里了。”
魏淑娴摇摇头:“我工龄太短,就算闹下来了,也多拿不了几个钱。”
白雅娟:“有几个算几个,有总比没有好吧?”
白晓明本来和魏淑娴约好,三天后来取材料,可第二天晚上就来了。
他一进门就气愤地:“文英,算了,材料别写了,状是告不成了。”
魏淑娴问:“为什么?”
白晓明问:“你没接到马成龙的电话吗?”
魏淑娴:“我们家没有电话。”
白晓明恍然大悟:“怪不得呢!文英,是这样的,马成龙打电话,通知了大部分职工,市里下达了通知,凡是在有公职在职人员,谁的直系亲属在这次告状之列的,只要是去了到省里闹事,就停谁的职,摘谁的帽。所以,没有几个人敢去了。”
魏淑娴惊讶地说:“这招可真够绝的。这是什么人想出来的招数?”
白晓明:“肯定是李家瑞,否则谁有权力停职免职啦!就凭他和晋文东的关系,他能让咱们去告状吗?”
魏淑娴:“咱们告的是局里,又没告建筑集团公司呀!”
白晓明:“告局里就是告建筑集团公司,因为钱最终是建筑集团公司出的。”
魏淑娴对市委书记的做法非常不满:状是告不了啦!
但她十分在愤怒之余,带着这种情绪,在闲暇时间便写发泄的,有所指地写了个中篇小:杜撰了一个市委副书记,和一个女舞蹈演员:风流韵事的故事,即借此发泄她心中的愤懑,也讽刺了官商勾结的腐败。
她先是把小说寄给市报,希望能在市报上连载,但市报对这个题材很敏感,退了稿。她又把稿子寄给市文联的刊物,可稿子照样又被退了回来。
可小说顶不了饭吃,家里生活要钱,孩子要用钱,仅靠伍绍明的那点工资,日子过得太紧巴了,她需要工作,需要自食其力。
于是,她在离家不远的地方,租了个小门脸房,开了一家“文英饭馆”。
饭馆生意不太好,主要靠伍绍明班上的同事们来,才勉强维持着。
前些日子,她见电视里,总演些反腐题材的电视连续剧,心念一动,便把那个屡遭退稿的中篇小说,寄到了省文联作协主办的刊物,没承想稿子被采用了,竟让市委书记李家瑞看到了。
马成龙知道:这部中篇小说,是他下属一个叫“文英”的女职工魏淑娴的笔名。
马成龙对魏淑娴印象不错,魏淑娴是个有着山一样鲜明性格的女人,也是个单纯而理想化的女人。她的美是那种简单与野性结合的美,不描眉涂唇,不涂脂抹粉,不扭腰摆臀,不浪声浪气。
她很善于捕捉和甄别城里人:身上美的行为和丑的陋习,并且将那些美的孩子,融入自己的言谈举止之中。
因此,她虽然出身农村,现在她的身上,却没有多少乡村气息。
她也开始学习了普通话,是松北市风味的普通话。
在松北市,李家瑞是个大人物。什么是大人物?从市长到市委书记,大人物就是你认识他,他却不认识你。
松北市的人都知道,李家瑞是松北市的市委书记,而李家瑞却不一定知道:松北市还有你这么个百姓。
所以,马成龙搞不明白,像李家瑞这样的大人物,为什么会关心起“文英”这个普通的小百姓?
就算在文学界,魏淑娴也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呀!
他猜想李家瑞,可能是因为看了魏淑娴的《官场与情场》,才对魏淑娴产生兴趣的。
魏淑娴的《官场与情场》马成龙也看过,写得还算不错。